close

看完以後,休論故事中的情節哪些是傳說哪些是杜撰、而哪些是真實,
內心是相當複雜的,或許跟曾居住於此有關。

我只想說說我對哈馬星的記憶。




我曾經住在距離哈馬星渡輪站一分鐘腳程的透天厝中,長達兩年。
從隧道口緩緩的步出,沿著停靠小漁船臨海二路慢慢走著(是嗎?我是路癡 = =)
人行道上,有阿婆正在曬高麗菜乾,還有人正在整理漁網。

沒有人停下來,而我也只是放慢步伐。

我的房東遠在新竹,在樓下賣麵的房東老爸宛若真正的房東,
三代在哈馬星渡船口賣麵,沒有招牌、沒有菜單,他們常來,知道該點些什麼。

隔壁三棟都是古早建築,每天早上四點就有人起來煮著魚湯。
隔壁那棟幾乎是廢墟,隔了幾年就以日據時代的那個建築架了幾根梁柱改租給學生,
兩層樓的建築,夾在旁邊早已改建的透天厝中,
麵店老闆跟我說,那是日據時代留下來的建築,戰爭中沒有被炸毀,就這樣留下來了...

山形屋是後來的壹貳樓,打狗領事館是後來的咖啡廳,
還有,就在我住的地方正對面,是現在的鼓波洋樓,
他們說那是日據時代富有漁商的房子,裡面還有著防空洞...。
可是打開google,很難找到那個富商的故事,很難。
關於被歷史塵封、被繼起資訊淹沒的那些故事,台灣google住在101很高的地方,
休怪他們無能為力。

上陸橋之前,跟著鐵路走的那一道,現在是鐵路文化村的地方,以前是高雄第一個火車站。
聚集各式食物的代天宮,是高雄第一間廟宇,也是最初的高雄市役所。
鼓山國小後面的骨皮搭肉房子,我記得有人跟我說,那裡比較陰.....
事實上,這塊地的歷史太久,犯不著日軍轟炸,歷史本身的重量就足夠讓人感到沈重。

我找過一個修鞋的阿伯,他話有點多,他的店門口,還兼賣壯陽藥。
賣雞絲飯的老夫婦,阿公似乎是曾經風光一時的攝影師。
廟口滷肉飯的阿桑,她就住在樓上,每天坐在位置上,盯著小小的電視螢幕笑到忘記闔嘴。
還有學生喜愛俗擱大碗的阿珠小吃,裡頭女性彷彿很少逃過肥胖的命運,
他們賣著糊在一起的食物,房子上的雕刻也有一點糊,只是偏偏遮不過圓圈圈裡頭當年榮耀的姓氏。
......
我都想聽他們說關於這裡的故事,
可是一旦歷史都成為真實,那份重量又令我不願相信。


這裡幾乎每天都有房子在改建,在這裡租屋,幾乎很難避開廟的周圍。
一些時候,你會發現小小的哈馬星隔了幾條街就有一處出現專為喪事而活的違建,有心想避也仍會撞見。
現在的哈馬星,住著離不開的老人,
還有一群其實不太明白歷史的年輕人,從蕃薯島上各個城市溯游而下。



「鹽埕埔很遠嗎?」阿玉問她姐姐。



不遠,真的不遠。
休談這群年輕人互相吆喝一個鐘點再多一些就到了台南吃吃喝喝,
一年半前,我乘坐怒吼的飛機,40分鐘就到了她從來沒有想過的台北。


我曾經住在鼓波街兩年。
那個,褪盡繁華,遲暮到令人惋惜的高雄哈馬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ee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