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46908_231967940153042_100000195140877_1164876_8321907_n.jpg任何一棟建築物原本都應該是有人跡的。人的氣息其實是矛盾的,在自然中建立某種混亂的秩序,同時也造就了某種制衡下的髒汙。水泥與磚瓦之中埋伏著管線,粗細有別而井然地運送著電,水,以及人畜糞尿。牆面構築出的空間,隨著四時流轉而產生作息,人聲喧囂吐吶、身影交錯走動,空氣在門戶的開與關之間找到了抽水幫浦,流動、並且壓抑了那些叛心蠢動的小塵埃。

    可是廢墟不一樣。

每個廢墟都有它的故事。他們說這裡曾經是日本人煉黃金的重要據點,從濱海的山腳開始,層層依山而建,他們叫這裡十三層,說此處曾經盛極一時,但荒蕪沒落之後,這裡又被稱作台灣的龐貝古城。上層據說是仍有開放的,下層縱然鐵門深鎖,但仍然能夠從黃金瀑布一旁的小徑翻牆而入。

人們走了,走得也許很急,也或許並不特意將一切清理乾淨,然後是歲月狠狠地碾壓曾經井然的生活痕跡。欄杆鏽了、玻璃碎了、屋頂破了,在空蕩的廠房裡,滿地的石礫與碎片讓任何腳步都會引來回音,因為,沒有聽眾。人們退出以後,空氣凝結滿室的塵埃無法言語,一張桌球網,一把瘸了的椅子,你很難想像,當年離開這裡的人,最後步出這裡時是否有回眸一盼,是否知道這是最後一次在這裡溜達。

 

250203_231968233486346_100000195140877_1164892_402142_n.jpg他們也許從來沒有預料過,曾經自成經濟體系的這座山後來卻成為廢墟。屋內充斥著顯然不屬於當年的紛雜垃圾諸如酒瓶、煙盒、以及遭到焚毀的不明物體。嘿,在廢墟丟幾個垃圾燒幾個東西,誰在意呢?蟲子與荒煙蔓草都不及說明這裡是個廢墟,「誰都能來這裡塗個鴉、灑泡尿、丟點垃圾,讓這裡更像一個廢墟」所營造出的無秩序感,盡管室外烈日高照,而室內沁骨的陰涼默默令人雞母皮四起。

248693_231968303486339_100000195140877_1164898_6002437_n.jpg

 

不過其實,我說啊;這裡風景很好,相當適合野餐。風景是真的很好,屏除一地的碎玻璃,還有長的跟我的肩膀齊高的野草,如果你回頭,那片陰陽相合色澤混雜的海就在彼端,一旁的公路C字彎上有許多要去福隆戲水的車輛蜿蜒穿梭而過。如果這裡不是氣氛詭譎的廢墟,也許,很適合在青苔爬滿的石頭旁邊打個小盹。

任何一棟建築物原本都應該留有人居,因為唯有人類才會大費周章地打造他們的棲身之所,只是世界上有太多「原本」終會變卦,也許自然而然如人之衰老,也許未若預期如愛情終了。不過,我們還是小聲點吧,噓。生命總是以不同的方式產生延續,廢墟,或許只是換一種型式,以肉眼難以查覺的方式,繼續演繹淘金歲月的往日風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ee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